记者昨从太阳成集团的官方网站获悉,该校太阳集团TYC官方入口官网教授王晓广创办的一家环保生物材料公司于4月底在深圳前海新四板挂牌上市,首轮融资1个亿目标基本完成。这个成立仅一年多的公司成长如此迅速,是因为公司核心技术是王晓广花了近20年时间研究出来的新成果:接枝淀粉。这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可全面取代目前传统纺织产业中大量需要的PVA(一种有污染性的化学浆料)。“这项改性浆料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,或将带来纺织行业的变革。”太阳集团TYC官方入口官网经理张尚勇昨评价。
自掏腰包15万元做设备
最穷时连盒饭都吃不起
印染废水作为纺织工业的主要污染源,约占纺织行业废水排放量的80%,其中罪魁祸首就是PVA等化学浆料。
王晓广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,从1997年,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呼吁“少用或不用PVA”,这成为浆料发展趋势之一。他开始琢磨着研发一种环保生物材料替代PVA。
“哪怕失败无数次,我也绝不失去从头再来的勇气。”王晓广在日记里写下这句话。他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。
变性淀粉被认为是替代PVA的适宜浆料之一。王晓广和淀粉较上劲了。他决心研发淀粉接枝共聚物(简称接枝淀粉),让它既有淀粉可降解的作用,又有合成材料优异性价比。
2000年,王晓广偶然发现家附近有一家中科院的辐照中心。辐照对淀粉接枝有极大的促进作用。向中科院领导申请借用实验室后,除了上课外的所有时间,王晓广就在辐照中心“上班”了,这一上就是3年。2003年,王晓广做出了接枝淀粉的小样,在实验室测试结果稳定正常,当年他获得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。
“小样做出来了,大样应该不远了。”王晓广很有信心。谁知,这一小步走了4年。
从2003年到2007年,王晓广一直在摸索做大样。为了做实验,2006年他设计了一台反应装置,瞒着妻子花15万找厂家做出来。当时的15万,足足是他4年的工资。
买材料、买设备、购仪器,王晓广像着了魔,把身上所有的钱花光了,把身边亲戚朋友借遍了。
“最穷的时候,我连盒饭都买不起了,啃了一星期烧饼。”王晓广回忆。
没有厂家愿意投产
每周坐火车去淮北做测试
2007年底,经过无数次实验,王晓广的接枝淀粉大样做出来了,可是没有厂家愿意投产。无奈之下,王晓广自己注册了公司,找同事“众筹”资金做了一台装置,生产了部分产品,然后到淮北老同学开的棉纺厂测试。
第一次性能测验结果出来,王晓广傻了眼:上机完成的指标和实验室数据相差甚远。
一切又从头开始。
2008年到2010年,王晓广再一次开启了漫长的测试过程。
他每周都坐火车去淮北测试,绿皮车一坐就是一整晚,每次两三天。至今,王晓广还保留着当初坐火车的大部分车票,足足200多张。
2010年,青岛一家生产浆料的企业得知了王晓广的事情,被他这种执着精神打动。愿意和他一起对生产装置和技术进行改进。
经过一段时间埋头苦干,纯棉产品可彻底摒弃PVA。可是PVA用量最大的是合成纤维。王晓广和技术人员又到郑州四棉做合成纤维实验,效果不是很好,技术人员建议,得继续改造接枝淀粉分子结构。
王晓广意识到由于自己不懂化学,无法着手进行分子结构改造工作。
他开始恶补化学知识。
高分子化学、高分子物理、有机化学、辐射化学,王晓广屋里堆满了各种化学书。他也开始在图书馆每日每夜学化学。
为了请教一个辐射化学的问题,他还特地到北京大学找这方面的专家求教。
2014年,王晓广和团队完成上浆实验,合成纤维无PVA实验终于成功了。
公司落地黄石即将投产
下一步准备用淀粉做农用膜
2015年,黄石一个从事纺织行业的企业家对这个“淀粉教授”产生了巨大兴趣。他向黄石市政府推荐,将王晓广作为招才引智对象引到黄石,并投资6000万和王晓广组建一个环保材料公司。当地政府在阳新提供了100亩地支持他们创业。
当年12月,王晓广获得黄石市首届东楚英才计划一等奖。黄石为他们公司推荐了一个融资平台,平台考察后将这家公司推荐上市。
如今,“接枝淀粉”在行内已小有名气。记者在王晓广的办公室看到,这20年来,关于淀粉的研究,他获得了38项全国专利,全部获批。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检测中心各项样品无PVA的检测报告已经全部通过。
目前,王晓广公司2万平米的厂房已经建好,正在安装装备,一期准备投产5万吨“接枝淀粉”。
一家知名印染厂得知此事,立刻指定上游织布厂预定了1万吨。
“教授很不容易,这么多年研究出这种环保产品,其实我们也等了好多年了。用了它,我们印染厂用水量就下来了,污水减少,也不担心污染超标被罚款了。”印染厂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总说。
“下一步,我准备研究用淀粉材料做农用膜,这样就不会对土地造成污染了。得从纺织源头的污染控制起。”王晓广说,他并不是生意人,生意的事多得依靠合作伙伴。他还是喜欢在实验室里,琢磨怎么样让纺织这个行业整体转型成绿色生态产业。
记者李芳 通讯员侯庆
王晓广教授 通讯员彭阳慈航 摄